00:01
那黄昏里如期的广播,让文字来铭记你我青春的心。
那记忆中浪漫的场景,用声音来温暖年华岁月之灵。
心灵广场陪你在校园里走过人生最美的风景。
风,以一种脉冲式的进程,一阵一阵从海边吹来。
掠过森林,爬上阳台,钻进窗口,唤醒黎明。
疏忽间,斑驳的梦境已如残花般被片片吹落,
只留下肥沃如春泥的记忆,闪动着暗光的思绪生长蔓延。
描绘出葱龙的图景,风,透明的舞者。
阳光与空气一个不经意的拥抱,让漂泊的心灵听到温暖,
让静默的世界摇曳生姿。
记忆里的第一阵风,来自家里那台八十年代产的风扇。
它的岁数应该比我要大,运转了几十年依然没有抛锚,
只是少了定时功能,可以算是家电中的奇迹。
那时我还很小,热天我喜欢坐着竹凳对着那台风扇,
把挡位开到最大,还常把手脚贴在风扇的网罩上,
让父母为我担心。
我还曾经把手放到风扇的背后,却不见有风吹出,
于是我便拿一片鸡毛胆上落下的羽毛,轻轻放在风扇的背后,
我发现它居然被风扇吸了进去,而后又从前端吹出。
我觉得风扇真是一项奇妙的发明,
通过几片扭曲扇叶的旋转,居然能让风往一个方向上吹,
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鲜的事物,
03:03
那是一种冒烟上带有一个小风扇的塑料太阳帽。
我见很多小朋友都戴着这样的帽子,看上去很凉快的感觉,
便吵着母亲也帮我买了一个。
我已经记不得我第一次戴上那顶帽子时的感觉,
只记得帽子的正面贴着一个标签,写的是中外合资四个字。
当时我还一直纠结于这四个字的含义,
那时的我以为美国就是所谓的外国,
几年后我才认识到,外国的概念远不止于此。
再大一点的时候,父亲带着我去爬家乡的一座名山,
我还是第一次爬那么高的山,似乎有数不完的台阶。
还没爬到一半我便累得不行了,父亲说,
要不你在这儿等我,我爬到上面去再下来接你,
可能是害怕一个人待在半山腰,
也可能是想见识一下上面有什么。
我决定和父亲一起爬上去。
终于,我们到了这座山的最顶峰,
光秃秃的岩石上有一些贝类的遗迹,
传说这里从前是一片海,真令人难以想象。
坐在岩石上可以眺望到我们的整座城市,
在群山蜿蜒中透出朦胧的身姿,
而迎面是带着清新森林味道的山峰。
我从未感觉到如此凉爽舒适的风,
那一刻我真希望永远坐在那里。
第一次做和风有关的玩具是纸风车,
大概是从小学课本上看到的制作方法吧。
为了做一个风车,我还浪费了家里的几根筷子,
待我把剪成扇叶状的纸片用大头针钉在筷子上时,
我发现它真能随风转动,
我激动地握着它在家里和路上跑来跑去,
仿佛那个风车变成了一只螺旋桨,
能带着我起飞,
我很羡慕那些能御风飞行的东西,
06:04
鸟,蜻蜓,蒲公英。
动画片《猫和老鼠》里的汤姆曾用一块尼龙布做翅膀飞翔,
我想,要是人类能这样该有多好,
后来我从初中生物老师那里得知,
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不是因为人类没有办法做出跟鸟一样的翅膀,
而是因为人类的身体太重,
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伸动翅膀,
托取起自己。
这令我很失望,
人类虽然为自己制造了许多飞行器,
从热气球到飞机再到滑翔伞,
成功地实现了对空气的驾驭,
但始终无法体验山驰飞行的快感,
无法切身地感受到风的托举。
直到有一天,
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种,
叫飞行衣的东西,
看到一个个勇敢的尝试者们从山崖上滑翔而下,
看着他们在空中拍摄到的山川和森林,
我才明白,
人类的飞翔成了可能。
当然,风并不总是好的。
在我家乡,冬天的风就干冷刺骨,
能吹得人嘴唇发青,
第一顶绒帽是小叔叔帮我买的,
当时只知道他远离家乡,
常年在一个海滨城市经商,
不想十几年后,
我竟也来到了这里,
面对他的一双儿女,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做哥哥的责任,
我想,我要像小叔叔当年对待我一样,
尽我所能,
尽我所能,
尽我所能,
像小叔叔当年对待我一样,
尽我所能,
这个城市所在的地区经常有台风,
这个城市所在的地区经常有台风,
能把柱子搬出的大树连根拔起,
这在我家乡是不太常见的,
印象中只发生过一次。
那时城里传出消息说要来台风,
那时城里传出消息说要来台风,
大家都十分惊慌,
不知道台风会是什么样的,
父母也趕緊把陽台上一些衣物和花盆搬進室內,緊閉著門窗。
不久後,窗外浮起了漫天的灰塵和碎屑,大風透過門縫和窗縫鑽進室內,發出尖銳的鳴叫。
09:02
我突然想起自己養殘的盒子還放在陽台上,想出去把它們拿進來,可卻被父母制止了。
只能焦急而無奈地趴在窗口等待著。
颱風過後,我急忙跑到陽台上,看到養殘的盒子被吹落在地上,裡面的桑葉、殘鵝和蟲卵大多被吹走了。
但令我驚喜的是,在僅存的幾片桑葉上依然爬動著幾隻黑油油的殘寶寶。
這些小生命真是太幸運了,可惜的是他們沒有遇到一個好主人,因為我養殘的興趣沒有持續多久,似乎也沒有把那幾隻倖存下來的幼蟲養大。
放風箏也許是我唯一沒有放棄過的愛好,這是一項單純的活動,卻擁有著讓許多人為它著迷的魅力。
我的家鄉是一個山村,每年秋收過後就會有大片流著金黃色稻茶的乾枯田地,這成了孩子們放風箏的好場所。
當兒時的我還在老家的院落裡玩耍時,遠遠地望見田地上空有一個蝌蚪裝的東西在飄動,我認出了那是風箏,
但我不敢相信它居然能飛得這麼平穩,特別是在我家鄉這樣一個小山村裡。
我被吸引了,朝風箏的方向走去,發現放風箏的人是從書的兒子金生。
他手裡的線軸連著天邊那支風箏,拉出一道長而堅挺的弧線。
他隨著風式的改變不停地調整著線的長短和自己的方位。
我沒敢打擾他,他卻主動把線軸遞到我手裡,問我要不要試一下。
我欣喜地接過線軸,感覺到一股力量在拖拽著我的手,那是風的力量,
在地面感覺不到,而在風箏所處的高空,這種力量異常強烈。
通過細線傳導到地面,讓人覺得彷彿在通過風箏和風握手。
那是我第一次放風箏,奇妙的感覺難以言明。
後來,金生還為我講述便演示了風箏製作的全過程。
12:00
他的風箏構造很簡單,兩根竹面,一張報紙和幾條透明膠。
而困難的地方就在於維持風箏的平衡,無論是骨架重量的不均勻或是主體形狀的不規則,都會導致風箏無法平穩地飛行。
金生教了我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用報紙的廢料為風箏做兩個等長的側翼。
哪邊更重,就把那邊的側翼撕掉一些。
小小的手工課程曾讓我一度認為,金生是我們這輩孩子中最聰明的一個。
那之後有一段時間,我迷戀上了做風箏。
我曾在小區的路口放風箏,放得比我家所住的公寓樓和前面的賓館大樓還高。
往來的車輛都從我的風箏線下鑽過。
我的保安非但沒有制止,還忍不住被吸引過來,讓我把風箏線軸交給他嘗試一下。
為此我十分自豪,這大概是我打動別人的第一個作品。
我曾經以為自己是一隻飛鳥,可以駕馭生命中吹來的一陣陣風。
可是,越長大越發現,自己只是一隻風箏,任由生命之風吹拂,風到哪裡,我就飛到哪裡。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認同我的觀點,但我認為人的生命就像是風箏,
它最終能飛得多高多遠,除了與其本身的材質和做工有關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受到什麼樣的風的吹拂。
在我生命中,影響我的風有很多。
從小到大,一陣陣來自生命中的風改變著我的夢想,指引著我的方向。
有很多我起初想要做的事,後來都沒有實踐,那是因為我被一陣更強的風吹到了別的地方。
有時我會對抗,但通常我會選擇聽從風的指令。
15:01
兒時的我喜歡漫畫,我覺得那是一種淺顯化的生活形象,
對於還不能理解複雜的成人世界的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適宜生活的精神王國。
我喜歡那些擁有單純邏輯和不完整結構的故事,因為它們讀起來非常輕鬆。
在我的漫畫書堆中,有一本我卻一直沒懂,
依稀記得故事裡有一種鴕鳥般的坐騎,一群戴著面罩的人,一些巨大的蟲子和一個肩膀上騎著松鼠在風中自由飛行的女孩。
多年以後,我了解到這部漫畫叫《風之谷》,那個像風一樣的女孩叫娜烏西卡,
我才明白了故事中所要傳達的意境,它是那麼的朦朧,卻又那麼的真實。
後來,我又愛上了電影,曾經迷戀武俠和科幻,沉溺於動作特效那些光影刺激,以為那才是傑作。
後來漸漸明白,一部真正出色的電影應該會告訴觀眾怎樣透過人本身的力量來解決問題,而不是通過超能力或是奇遇這樣的偶然性因素。
有一部根據同名原著改編的電影叫《追風箏的人》,換作從前的我,絕對不會認為那是一部好作品。
哭搞的畫面,沉悶的氣氛,扭曲的情感和艱苦掙扎的人們,對於過去的我來說,沒有一點是可以作為美來欣賞的。
但現在的我可以理解它具有作為一部好作品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真實。
我可以理解那群在艱苦生存環境中的孩子們的選擇,可以理解他們在追逐鬥爭大賽中被割落的風箏時的快樂。
我想,這就是一種成長,是一種生命之風的導向。
成長過程中,我接觸到的東西越來越多,也有了越來越多的愛好。
18:00
有一陣子,我曾經喜歡過武術,父母為了發展我的愛好還把我送進了城裡的體校。
但艱苦的訓練環境還是讓我最終選擇了放棄,回歸到文化課的學習上來。
這一回歸堅定而有力,讓我從此再也沒有大幅度的偏離軌道。
因而,我一直很佩服像李連杰、韓寒這樣在教育體制外成長起來的人才。
但我想,我終歸不能和他們走一樣的道路,因為這股風不適合我。
我選擇的是一條最常規、最穩健、也是最符合父母期待的道路。
我能感受到一股平穩的生命之風的吹拂,雖然未必是我最想要的,但卻帶我領略了許多我兒時難以想像的風景。
這股風就這樣把我吹到了一座海濱城市,我很感激它對我的賜予,因為這座城市中有我想要的風。
從容、溫暖、濕潤。
大一的時候,我曾和一個摯友到海邊看日出,也第一次感受到了海風的強勁。
頭髮在風中飛舞,根本沒法睜大眼睛,相互間的對話也聽不太清楚。
我們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布滿礁石的沙灘上,尋覓著潛藏在沙堆和水泊中的小生靈。
大二時,學校的社團聯合會舉辦了一個叫百蒸節的活動,讓每一個社團都在自己的風箏上作畫,然後在湖邊的田徑場上放飛。
我所在的社團拿到的風箏不是最好的,股價有些歪曲,我和社團夥伴們經過幾次努力,終於把它放上了天空。
記得當時我們的風箏是飛得最高、最穩的一個,如果不是吃午飯的時間到了,我們都不願意把它降下來。
來自海邊的風,來自湖面的風,來自森林的風,匯聚在了同一個地方。
當我在這些風中飛得忘乎所以時,我時常提醒自己,我只是一隻風箏,我必須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風。
然而我身邊的風卻沒有因為我的選擇而變得越來越少,反而變得越來越強勁,我明白我應該牢牢握著哪根牽引我的線。
21:09
這根線上有我父母的愛,有我最寶貴的友情和親情。
雖然我不知道未來的我能否戰勝生命中四面八方吹來的風,或者是否會在這些風中做出一番新的選擇,
但我知道擁有這根線,我就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正確方向。
好了,這一期的心靈廣場到這裡就要和大家說再見了。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關注廈門大學廣播電台微博,或者登錄我們的網站,xmubs.xmu.edu.cn,在線收聽或者下載我們的節目。
播音夏成,代表編輯上官,集物博超,感謝您的收聽。
我們下週一黃昏,不見不散。
謝謝觀看